止瀉藥種類說明

正露丸能止瀉?小心越吃拉越慘!本篇文章將帶你一次搞懂止瀉藥的種類、作用原理、使用禁忌與購買建議,教你正確分辨急性與慢性腹瀉,別再亂吃藥傷腸胃!

文章目錄:
一、你吃對止瀉藥了嗎?99% 的人都搞錯了,正露丸竟是一種瀉藥?
二、【腹瀉小知識】急性 vs 慢性腹瀉怎麼分?
三、止瀉藥哪種最有效?3 種成分+注意事項一次搞懂
四、止瀉藥怎麼吃才安全?服用時機、頻率與注意事項
五、誰適合吃止瀉藥?使用前先檢查這 4 件事
六、止瀉藥哪裡買?藥局、屈臣氏買得到嗎?怎麼挑最適合?
七、止瀉藥副作用總整理:別讓副作用比腹瀉更傷身
八、常見問題 FAQ

 

一、你吃對止瀉藥了嗎?99% 的人都搞錯了,正露丸竟是一種瀉藥?

說到止瀉藥,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「正露丸」。這款來自日本、歷史悠久的藥品,被許多人視為「止瀉萬靈丹」,旅行或出國時總要帶上一瓶。但你知道嗎?正露丸的主要成分其實是「木餾油(creosote)」,這是一種從木材中提煉出來的天然蒸餾液,它的作用不是「止住腹瀉」,而是輕微刺激腸道、幫助排泄,反而比較像是一種瀉藥。

台灣衛福部與臨床醫師不建議將正露丸當作治療腹瀉的首選用藥,特別是當你還不確定腹瀉原因時,貿然服用可能掩蓋病情、延誤診治。

選擇適當的止瀉藥前,先了解腹瀉的原因與藥物類型,才是真正對症下藥的開始。


 

 二、【腹瀉小知識】急性 vs 慢性腹瀉怎麼分?

我們常說「拉肚子」或「腹瀉」,但其實從醫學角度來看,腹瀉有明確定義。根據衛福部與美國國家消化疾病資訊中心的說法,腹瀉指的是排便次數增加(一天超過三次),且大便變得稀薄、水水的樣子,可能伴隨腹部疼痛、脹氣或急迫感。

腹瀉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:

✅ 急性腹瀉(Acute Diarrhea)

  • 發作時間短、通常在兩週內結束
  • 多由病毒、細菌感染或食物中毒引起
  • 常見原因如諾羅病毒、水土不服、腸胃型感冒
  • 大多數急性腹瀉會自行痊癒,可視情況使用止瀉藥輔助緩解

     

✅ 慢性腹瀉(Chronic Diarrhea)

  • 持續時間超過兩週,甚至長達數月
  • 可能與腸躁症(IBS)、慢性發炎性腸病(如潰瘍性結腸炎、克隆氏症)、乳糖不耐症等有關
  • 若伴隨體重減輕、血便或營養不良,應立即就醫進一步檢查
     

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反覆發作的腹瀉,雖然單次持續時間不長,但頻率高、週期短,也可能是某種腸道疾病的徵兆。若你經常「吃了就拉」、或「一天跑廁所三五次」,即使沒有明顯腹痛,也應提高警覺,尋求專業醫療協助。

三、止瀉藥哪種最有效?3 種成分+注意事項一次搞懂

市面上的止瀉藥種類繁多,但根據作用機轉,大致可分為三大類。每種藥物的適用情況不同,若使用錯誤不僅無效,還可能延誤病情或引起副作用。以下帶你一次搞懂三類止瀉藥的差別:

 

① 吸附劑

  • 代表成分:高嶺土(Kaolin)、果膠(Pectin)、活性碳、矽酸鋁
  • 作用原理:這類藥物會在腸道中吸附水分、氣體、細菌與毒素,藉此減少腸道刺激、讓糞便變得成形
  • 常見藥名:Smecta(舒腹達)、Activated charcoal(活性碳膠囊)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• 效果相對溫和,適合輕微腹瀉
    • 可能造成便秘
    • 吸附力強,可能影響其他藥物吸收,建議與其他藥品間隔 2 小時以上服用

       

② 抗胃腸蠕動劑

  • 代表成分:Loperamide(洛哌丁胺)、Diphenoxylate(地芬諾酯)
  • 作用原理:抑制腸道蠕動、延長糞便在腸道的停留時間,使水分被更多吸收、排便變得穩定
  • 常見藥名:Imodium(瀉立停、溫痢寶、樂必寧)、Lomotil(易蒙停)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• 起效快速,適合急性腹瀉短期緩解
    • 不可用於發燒、血便或細菌性腸炎(可能延誤排毒)
    • 兒童(特別是 2 歲以下)禁用,成人使用也不宜超過 48 小時
    • 大劑量使用可能引發嚴重心律問題(特別是洛哌丁胺)

       


③ 鉍鹽類藥物

  • 代表成分:Bismuth subsalicylate(水楊酸鉍)、Bismuth subnitrate(次硝酸鉍)
  • 作用原理:具有抗菌、保護腸道黏膜、抑制腸分泌等作用,對感染性腹瀉特別有效
  • 常見藥名:Pepto-Bismol®、暮帝納斯®(Motin)、健胃暮帝納斯®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• 糞便可能變成黑色,屬正常現象
    • 對阿斯匹靈或水楊酸過敏者禁用
    • 長期使用或與阿斯匹靈併用可能引起耳鳴等副作用

 

四、止瀉藥怎麼吃才安全?服用時機、頻率與注意事項

很多人在腹瀉時,會忍不住立刻找止瀉藥來「止住拉肚子」。但其實,止瀉藥的使用時機與方式非常關鍵,吃錯時間或過量服用,可能不僅無效,還會帶來副作用。以下整理常見問題與服用建議:

 


✅ 止瀉藥什麼時候吃最有效?

  • 急性腹瀉(如:水土不服、腸胃型感冒):在症狀開始的初期服用最有效,尤其是出現水便頻繁、無發燒或血便的情況下。
  • 建議服用時機:飯後或空腹均可,但建議依照藥品說明書或藥師建議為主。
  • 吸附劑類藥物(如活性碳、思密達):通常建議空腹服用,以提升吸附效果,避免與其他藥品互相干擾。
     

✅ 止瀉藥效多久會發作?要吃幾次?

  • 多數止瀉藥在服用後 1~3 小時內開始發揮作用,效果因人而異。
  • 一般建議每日不超過建議劑量,若 48 小時內症狀未改善,應立即就醫。
  • 抗蠕動藥物(如洛哌丁胺):不可連續使用超過 2 天,且不得用於感染性腹瀉或嬰幼兒。

 

✅ 服用止瀉藥需要注意什麼?

  • 與其他藥品的間隔時間:吸附劑會影響其他藥品吸收,建議間隔 2 小時以上再服其他藥物。
  • 水分補充很重要:腹瀉會導致體液與電解質流失,可搭配口服補液鹽或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水分與礦物質。
  • 避免過度依賴止瀉藥:止瀉藥只能緩解症狀,若腹瀉持續、反覆發作或出現異常症狀(如血便、發燒),應儘快就醫,尋找真正的原因。

五、什麼時候適合吃止瀉藥?食用時機大公開

拉肚子的時候,什麼人可以吃止瀉藥?不是所有腹瀉都能靠藥物解決,使用前請先判斷是「單純不適」還是「潛在疾病」。

✅ 適合短期使用止瀉藥的情況:

🔹 旅行途中水土不服

常見於異地飲食、氣候變化後出現的輕微腹瀉
可短暫使用抗蠕動劑或吸附劑緩解不適

 

🔹 輕度腸胃感染或食物不潔

如病毒性腸胃炎初期、沒有血便與高燒時
可視情況使用止瀉藥輔助緩解

 

🔹 藥物引起的副作用

例如部分抗生素、降血壓藥引起腸胃不適,可先諮詢醫師後適量服藥

🔹 輕微食物過敏或乳糖不耐引起的腹瀉
若已知病因且狀況輕微,可短期使用止瀉藥配合調整飲食

⚠️ 不建議自行服用止瀉藥的高風險狀況:

 腹瀉伴隨以下任一症狀時,請立即就醫:

發燒
血便或黏液便
劇烈腹痛
嚴重脫水(如口乾、尿少、頭暈)
排便次數超過 6 次以上、症狀持續超過 2 天

🔸 特殊族群請特別注意:

嬰幼兒(2 歲以下):某些止瀉藥(如洛哌丁胺)禁用
孕婦與哺乳期女性:需經醫師評估再服藥
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:有脫水、腎功能不全、用藥交互風險

六、止瀉藥哪裡買?藥局、屈臣氏買得到嗎?怎麼挑最適合?

當腹瀉突如其來,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「去哪裡買止瀉藥?」其實,台灣常見的非處方止瀉藥(OTC),在全台藥局、藥妝店如屈臣氏、康是美等通路都能輕鬆買到。但買得到不代表買得對,以下是購藥前你應該知道的事:

✅ 止瀉藥哪裡買得到?

  • 🏪 社區藥局/連鎖藥妝店(如屈臣氏、康是美):可購買常見品牌如思密達®、瀉立停®、Pepto-Bismol® 等

  • 諮詢藥師更安心:多數止瀉藥雖屬 OTC,仍建議在藥師指導下使用,尤其是有慢性病或正在服其他藥物者
     

✅ 常見止瀉藥英文名稱與對照

中文藥名

成分/英文名稱

作用類型

思密達/舒腹達

Smecta(Dioctahedral smectite)

吸附劑

瀉立停、溫痢寶、樂必寧

Imodium(Loperamide)

抗蠕動劑

次水楊酸鉍

Bismuth subsalicylate

鉍鹽類

活性碳膠囊

Activated Charcoal

吸附劑

洛貝林-阿托品

Diphenoxylate + Atropine

抗蠕動劑(處方)

 

如你在國外旅遊或出差,建議記下藥品的英文名稱與學名,有助於在當地藥局詢問或比對成分。

 


 

✅ 購買止瀉藥前請特別注意:

  • 選擇「合格藥局」與「有藥師在場」的通路購買

  • 不要聽信偏方或來路不明的推薦,有些藥品在不同國家名稱與劑量不同,使用方式也不見得相同

  • 不確定病因時,不要忍耐症狀,應先諮詢專業人員再服藥

七、止瀉藥副作用總整理:別讓副作用比腹瀉更傷身

雖然止瀉藥能暫時緩解不適,但使用不當也可能帶來副作用,甚至掩蓋病情。以下整理常見副作用與風險提醒:

🌀 常見副作用

  • 便秘:尤其是抗蠕動劑或吸附劑使用過量時。

  • 噁心、腹脹:有些人服用鉍鹽類或活性碳後,會出現腸胃脹氣或噁心感。

  • 口乾、頭暈:可能與脫水或藥物副作用有關,應補充水分與電解質。

  • 糞便變色:如使用鉍鹽類會讓糞便變黑,屬正常反應。

     

⚠️ 嚴重副作用(需立即就醫)

  • 心律不整、昏厥:尤其是高劑量洛哌丁胺,已被 FDA 警告可能影響心臟傳導。

  • 耳鳴、視力模糊:與鉍鹽類長期使用或與阿斯匹靈併用有關。

  • 過敏反應:如皮疹、呼吸困難、喉嚨腫脹等,需緊急處理。

     

💡 提醒:

  • 任何藥物都有風險,若出現不明症狀,應立刻停藥並就醫。

  • 長期腹瀉者勿自行依賴止瀉藥,應找出病因對症治療。


 

八、【常見問題 FAQ】

Q1:正露丸是止瀉藥嗎?
A:不是。
正露丸的主要成分「木餾油」具有刺激腸道、幫助排空的作用,屬於瀉下性質,與真正意義上的「止瀉」原理不同。若不清楚腹瀉成因就服用,反而可能讓情況惡化。建議僅在旅途緊急狀況下短期使用,平時仍以醫師或藥師推薦為準。

 

Q2:止瀉藥可以空腹吃嗎?飯前還是飯後比較好?

A:大部分止瀉藥不受空腹或飯後限制,但仍應依藥品說明書服用。

  • 吸附劑(如活性碳、思密達):建議空腹吃,吸附效果較佳

  • 抗蠕動劑(如洛哌丁胺):依個人腸胃耐受情況,建議餐後服用較溫和

     

Q3:吃止瀉藥多久會見效?可以連吃幾天?

A:大多數止瀉藥在1~3 小時內起效,一天內可明顯減少排便次數。

  • 抗蠕動劑如洛哌丁胺,建議最多連續使用 2 天,若無改善應就醫

  • 長期反覆腹瀉者不宜自行長期服藥,應尋求專業檢查

     

Q4:止瀉藥英文怎麼說?旅遊在國外怎麼問藥?

A:「止瀉藥」英文為 Anti-diarrheal medicine。
常見成分名稱如下:

  • Loperamide(洛哌丁胺,常見於 Imodium®)

  • Bismuth subsalicylate(水楊酸鉍,Pepto-Bismol® 成分)

  • Activated Charcoal(活性碳)
    建議將藥品的「學名」寫下,方便在國外藥局或超市詢問。

     

Q5:止瀉藥可以和益生菌一起吃嗎?

A:可以,但需錯開時間服用。
止瀉藥可能會影響益生菌的存活與吸收,建議兩者間隔至少 2 小時。益生菌可在腹瀉初期或後期使用,幫助調整腸道菌相,加快恢復速度。

 

參考資料

https://my.clevelandclinic.org/health/diseases/4108-diarrhea
https://www.webmd.com/digestive-disorders/understanding-diarrhea-treatment
https://www.taic.mohw.gov.tw/public/hygiene/1213b1f4e7bab4dd9fe54c99f33d5b24.pdf
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health/diarrhea
https://www.niddk.nih.gov/health-information/digestive-diseases/diarrhea/definition-fac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