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:

一、快速大便穴位|五大排便穴道的完整解析
二、大便大不出來就是便秘嗎?
三、便秘的原因有哪一些?
四、吃什麼可以讓便秘遠離我?
五、遠離便秘靠這3招
 

一、快速大便穴位|五大排便穴道的完整解析

便祕常常讓人覺得腹部沉重、腸子脹氣,甚至影響睡眠和心情。除了飲食和運動,傳統中醫流傳下來的「穴道按摩」也被視為一種溫和、無副作用的自然療法。特別是幾個被廣泛應用的「快速大便穴位」,只要掌握正確位置與手法,就能幫助腸道蠕動,讓排便更順暢。以下我們將深入解析五大排便穴道,並搭配具體按摩方式,幫助你更有效改善便祕。

 

1. 天樞穴:腸道的「總開關」

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右兩側各約兩指寬處,是大腸經的重要穴位。中醫認為,天樞穴是調理大腸功能的核心位置,因此又被稱為「大腸要穴」。

  • 功效:能有效促進大腸蠕動,改善因氣滯或腸胃無力造成的便祕;同時也常用於治療腹瀉,屬於雙向調節的通便穴位。

  • 按摩方式:以食指或中指指腹按壓,感覺到輕微酸脹即可,每次 2–3 分鐘,每天 2 次以上。

  • 特別適合:長期便祕、常有腹脹感的人。
     

2. 氣海穴:恢復「排便動力」
 

氣海穴位於肚臍正下方約兩指寬的地方,在任脈上。顧名思義,氣海是「元氣匯聚之處」,影響著下腹的能量循環。

  • 功效:能補充氣血,增強腸胃蠕動,特別適合「有便意卻出不來」的人,是改善腸道乏力型便祕的關鍵排便穴道。

  • 按摩方式:以掌根輕壓,或順時針方向做環狀按摩,每次 3–5 分鐘。建議在睡前進行,可同時幫助放鬆與入眠。

  • 特別適合:老年人、術後康復者,或是常覺得排便沒有力量的人。

3. 支溝穴:被譽為「通便要穴」

支溝穴位於前臂背側,手腕橫紋向上三寸處(大約四指寬)。它是三焦經上的重要穴位,臨床上經常被用來處理便祕。

  • 功效:被中醫稱為「通便要穴」,對於急性便祕特別有效,被許多人視為最實用的快速大便穴位。

  • 按摩方式:用拇指指腹持續按壓 10 秒,然後放鬆 5 秒,重複約 10 分鐘。也可用另一隻手握拳關節輕敲。

  • 特別適合:急性便祕、臨時需要快速排便的人。

4. 曲池穴:降火解毒、調整腸胃

曲池穴位於手肘外側橫紋的末端凹陷處,是大腸經的重要穴位之一。它不僅能調整腸胃,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  • 功效:能促進腸胃蠕動,對因「火氣大」、飲食辛辣油膩造成的便祕特別有效。

  • 按摩方式:用拇指按壓或小幅度揉按,每次 2–3 分鐘,每天可多次進行。

  • 特別適合:因飲食不節制、上火、痔瘡伴隨便祕的人。
     

5. 魚際穴:緩解上火型便祕

魚際穴位於手掌拇指下方,靠近虎口的肉厚處。這個穴位屬於肺經,與腸胃有著密切的相互作用。

  • 功效:能清瀉肺火、調理腸胃,對於因壓力大、熬夜或「火氣大」造成的便祕有緩解作用,屬於能改善情緒壓力相關便祕的重要通便穴位。

  • 按摩方式:以另一手拇指輕輕揉壓或做環狀按壓,每次 1–2 分鐘,每天 2–3 次。

  • 特別適合:熬夜族、經常口乾舌燥或上火導致便祕的人。

 

二、大便大不出來就是便秘嗎?

根據三軍總醫院的資料顯示,大多數的人所稱的便秘,基本上都為短暫的現象,但若是每週的排便次數小於3次,就可以稱為便秘。便秘為一種症狀,其中包含排便次數少、糞便重量減少、須用力排便、或是需要藉由灌腸、瀉藥等幫助排便,但其實你知道嗎? 按摩「排便穴道」也能幫助腸道蠕動,快速大便。以下將整理出 5 大通便穴位,幫助你改善便祕問題。

三、便秘的原因有哪一些?

 

 

便秘的原因很多,所以釐清原因、對症下藥很重要,這邊幫大家整理出最常引起便秘的原因:

  • 飲水不足:使糞便乾燥設

  • 蔬菜水果攝取不足:無法刺激腸道蠕動

  • 不良習慣:拖延排便、濫用瀉藥、灌腸幫助排便

  • 情緒因素:緊張、壓力、憂鬱,導致腸胃蠕動功能下降

  • 運動、活動量少:腸胃蠕動不足,產生便秘

  • 藥物副作用:憂鬱藥、抗精神疾病藥物、止痛藥等減緩腸胃蠕動

  • 疾病因素:糖尿病、甲狀腺低下、精神損傷等會引起便秘

  • 若是不清楚是何種原因造成便秘的情況,可以諮詢專業醫師,做詳細的檢查。

 

四、吃什麼可以讓便秘遠離我?

 

  • 高鎂食物-含有軟便效果
    一般的鈣片中都含有鎂,也可以從天然食物像是香蕉、五穀雜糧、堅果,有軟便功效。

  • 高纖食物-增加腸胃蠕動
    可以軟化糞便,幫助腸胃蠕動,像是木耳、海帶、番茄、蘋果、燕麥等。

  • 發酵食物-增加腸胃好菌
    發酵食物中含有的乳酸菌,可以調整腸道中細菌的數量,幫助消化,但這類食物含鹽、糖分較高,需適量食用,像是泡菜、納豆、味噌、優酪乳、優格等等。

  • 充足水分-遠離乾燥羊大便
    若是水分不足,吃再多的膳食纖維、發酵物也是無法幫助排便,專業醫師建議每個人一天,應該飲用約2,000c.c的水

  • 適量油脂-增加糞便潤滑度
    適當的油脂可以增加潤滑,幫助糞便排出體外

 

若是長期仰賴軟便劑、瀉藥,會讓腸胃失去蠕動的功能,均衡飲食、攝取充足水分才是健康、正確的方法,讓你輕輕鬆鬆的將便便排出體外。

 

遠離便秘靠這3招

1. 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

很多人因為忙碌,常常有便意卻選擇忍耐,久而久之腸道就會失去正常的排便反射。想要改善便祕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固定時間(例如早餐後 15 分鐘)去廁所坐一坐,哪怕一開始沒有排便,也能慢慢訓練腸道建立規律感。久而久之,腸道就會像鬧鐘一樣準時運作,減少便祕反覆發作。

2. 適當的運動可以刺激腸胃蠕動

運動能夠幫助腸胃血流和蠕動,對便祕改善有很大幫助。特別是快走、瑜伽、核心運動,都能有效刺激腸道活動。研究發現,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不但能改善腸道健康,還能減少壓力造成的便祕。對於經常久坐的上班族來說,每隔 1 小時起身走動 5 分鐘,也是一種簡單卻有效的「天然通便方式」。

3. 按摩穴位,促進腸胃蠕動

除了飲食與運動,按摩特定的排便穴道也是改善便祕的重要方式。像天樞、氣海、支溝等快速大便穴位,能夠直接刺激腸道活動,幫助糞便排出。這些「通便穴位」操作簡單,只要每天花 5–10 分鐘,就能逐漸改善腸道功能。對於不想長期依賴瀉藥的人來說,穴道按摩是一種安全且溫和的選擇。

 

 FAQ 

Q1:按摩快速大便穴位真的能改善便祕嗎?
可以。中醫研究顯示,透過刺激特定排便穴道如天樞、氣海、支溝等,可以幫助腸道蠕動,對功能性便祕者特別有效。

Q2:多久按摩一次效果最好?
建議每天按摩 1–2 次,每次每個穴道 2–5 分鐘,長期堅持效果更佳。

Q3:哪些人不適合按摩排便穴道?
孕婦應避免過度按摩腹部穴道;若便祕伴隨嚴重腹痛、血便或長期未改善,應立即就醫。

Q4:通便穴位能取代藥物嗎?
穴位按摩屬於輔助療法,適合輕度便祕或保健使用。若症狀嚴重或有疾病因素,仍需醫師診斷與治療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