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,你中了嗎?!

 

高血壓,之所以被稱為「沉默的殺手」,是因為 初期高血壓症狀 通常沒有明顯表現,卻會在不知不覺間傷害你的血管、心臟與腦部。根據台灣衛福部國健署資料,18 歲以上成人每 4 人就有 1 人是高血壓患者,且其中近半數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、或是知道卻沒有持續控制。

什麼是高血壓?當心臟將血液輸送到全身時,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即為「血壓」。當這個壓力長期高於正常範圍,就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負擔。根據美國心臟學會(AHA)定義:收縮壓 ≥ 130 mmHg 或 舒張壓 ≥ 80 mmHg 即被視為高血壓的起點。

長期高血壓會顯著提升中風、心肌梗塞、腎臟病、視力退化等慢性疾病的風險。而令人擔心的是,這些影響並非「老年人才會有」的問題,許多年輕人也因作息不正常、壓力爆表、飲食失衡而提早邁入「血壓危機」。
 

高血壓怎麼辦?高血壓原因及高血壓症狀一次了解

 

 

高血壓怎麼辦?高血壓原因及高血壓症狀一次了解

要預防高血壓,首先,我們必須知道高血壓的常見原因有哪些?高血壓並非單一因素造成,而是多重生活習慣與遺傳共同交織的結果:

❶ 遺傳、年齡與家族史

若父母或直系親屬中有人罹患高血壓,自己罹病的風險也會提升。隨著年齡增長,血管彈性下降,也是血壓逐漸升高的原因之一。
 

❷ 飲食失衡

鹽分攝取過多:過量鈉會使血壓升高,建議每日鈉攝取量應控制在 2400 mg 以下。

高飽和脂肪攝取:油炸、動物性脂肪攝取過多,會增加膽固醇堆積,造成血管阻塞。
 

❸ 缺乏運動與肥胖

運動不足會降低血管彈性,並使血壓調節能力下降。根據我國衛福部指出,肥胖者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明顯高於正常體重者。
 

❹ 抽菸與過量飲酒

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,導致血壓瞬間上升;酒精過量則干擾肝臟與神經調控血壓的機制。
 

❺ 長期壓力與焦慮(壓力性高血壓)

心理壓力會刺激交感神經,使心跳加快、血管收縮,長期下來血壓自然飆升。若沒有透過運動、冥想等方式適當釋放壓力,高血壓就更容易找上門。
 

❻ 高膽固醇與動脈硬化的關聯

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動脈內壁堆積斑塊,使血管變窄、變硬,心臟為了推動血液,血壓自然升高。

除此之外,我們也必須了解高血壓的常見症狀有哪些?然而,令人擔憂的是,多數高血壓患者在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,換句話說,高血壓初期症狀 往往不明顯,但當血壓過高或持續未控制時,可能會出現以下警訊:

 

 

  • 頭痛、頭暈:特別是清晨時的後腦勺悶痛或暈眩感。

  • 心悸、胸悶:感覺心跳異常快速或壓迫感。

  • 視力模糊:因視網膜血管受損而影響視覺清晰度。

  • 疲勞、焦躁不安:血壓異常會影響身體供氧與代謝效率。

 

高血壓怎麼降下來?高血壓病友的日常照護與管理

 

 

以下是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國家心肺與血液研究所於1997年發表的一項飲食方法「DASH飲食」建議與醫學文獻推薦的照護策略:

飲食調整

  • 減鹽飲食:每日鈉攝取建議控制在 2300 毫克以下(約等於一茶匙鹽),嚴格控制者則建議不超過 1500 毫克。少鹽不是沒味道,而是用香料、檸檬、蒜頭等健康替代品提味。

  • 減少加工食品與高飽和脂肪:香腸、泡麵、洋芋片等加工食品含鹽量與飽和脂肪皆偏高,應盡量避免。

  • 增加膳食纖維與蔬果攝取:如深綠色蔬菜(菠菜、青花菜)、全穀類(糙米、燕麥)、豆類,有助穩定血壓與改善膽固醇。

  • 控制膽固醇攝取:減少紅肉、內臟與高油脂乳製品的攝取,有助預防動脈硬化。

運動與體重管理

  •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:如快走、游泳、慢跑、騎腳踏車。研究指出,運動能使血管更具彈性,有效降低收縮壓與舒張壓。

  • 積極控制體重與腰圍:根據研究,每減少 1 公斤體重,平均可使血壓下降約 1 mmHg。控制腰圍也有助降低內臟脂肪與血壓風險。

生活習慣調整

  • 戒菸:尼古丁會使血管急劇收縮,立即升高血壓,長期更可能加速動脈硬化。

  • 減少酒精攝取: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兩杯酒、女性不超過一杯(1 杯=約 150 ml 紅酒)。

  • 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:

    • 保持規律作息,每晚睡足 7~8 小時。

    • 嘗試冥想、深呼吸練習或漸進式肌肉放鬆,幫助降低交感神經活性,穩定血壓。

當高血壓找上門,我該怎麼辦?

 

即使你已經開始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,監測血壓與定期就醫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步驟。畢竟,數據才是最準確的健康線索。

定期量測血壓,掌握身體變化。不論是否已有高血壓診斷,都建議在家自備血壓計,每週至少量測 2~3 次,特別是清晨與晚間固定時段。使用紀錄表或 App 追蹤數值變化,觀察生活改變對血壓的影響。測量時保持靜坐 5 分鐘,雙腳平放、手臂與心臟同高,避免咖啡、劇烈活動後立刻量測。

諮詢專業評估,必要時配合藥物控制。若你發現:收縮壓長期高於 130 mmHg 或 舒張壓持續高於 80 mmHg 建議盡快就醫,讓醫師進行整體評估,包括心臟功能、腎臟狀況、膽固醇等相關指標,並視需要開立降壓藥物或營養補充建議。常見降壓藥如 ACE 抑制劑、ARB 類、利尿劑、鈣離子阻斷劑等,多數需長期穩定服用、不可自行停藥,也可搭配生活型態調整達到更佳控制效果。

高血壓不是絕症,而是一種可被管理的慢性病。你的一個選擇都能成為守護心血管的關鍵行動。別讓「沈默殺手」奪走你未來與家人相處的寶貴機會。從今天開始,做出改變,把壓力變動力,把血壓機上的數字變成你可以掌握的健康財富。

 

參考資料 :

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health/high-cholesterol

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nutrition/how-to-lower-cholesterol

https://www.heart.org/en/health-topics/cholesterol/causes-of-high-cholesterol

https://www.cdc.gov/cholesterol/ldl_hdl.htm

https://www.hpa.gov.tw/File/Attach/15562/File_18775.pdf

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chapter/10.1007/978-3-030-38654-2_10

 

【延伸閱讀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