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

一、腸胃為什麼會替大腦抗議?從「腦腸軸」看見壓力的真相

二、腦腸軸是什麼?從腸腦軸線(gut-brain axis)到腦腸軸迷走神經的完整解析

三、腸胃影響大腦?從吃對食物開始,腦腸軸益生菌幫你穩定情緒

四、腸道的微生物竟會影響人類的行為?從慢性發炎到菌腦腸軸

五、想調整腸胃與情緒?日常改善腦腸軸的 4 個方法

六、你不是太敏感——腸道菌正在影響腦腸軸線

七、常見問題
 

 

一、腸胃為什麼會替大腦抗議?從「腦腸軸」看見壓力的真相

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——重要簡報前,腸胃就開始翻攪;準備出門,卻莫名其妙跑了好幾趟廁所。明明飲食正常、作息規律,身體卻像提早感受到壓力一樣,發出一連串抗議。

這不是巧合。近年來,醫學界愈來愈重視一個關鍵概念:腦腸軸(Gut-Brain Axis)。這是一條橫跨大腦與腸道的雙向通訊系統,透過神經、荷爾蒙與免疫訊號,把內心的焦慮與壓力轉化為身體的真實反應。

本文將透過實證研究與生活觀察,帶你一探大腦與腸道之間的深層關聯。

功能醫學名醫劉博仁醫師的腦腸軸影片懶人包 :
 


二、腦腸軸是什麼?從腸腦軸線(gut-brain axis)到腦腸軸迷走神經的完整解析

 

 

腦腸軸(又稱腸腦軸,gut-brain axis)是大腦與腸道之間的雙向溝通路徑,讓情緒與腸胃狀態彼此牽動。以下將列出腸道菌如何影響腸腦軸的三個方式 :

1. 神經路線|迷走神經的即時通訊

迷走神經(也被稱為腦腸軸迷走神經),就像一條神經高速公路,將腸道的訊號(如飽足、緊張)傳遞到大腦,同時讓大腦的壓力反應影響腸胃蠕動,是情緒與消化最直接的橋樑,也是「腸胃影響大腦」的核心機制之一,特別是迷走神經與腸神經系統密切合作,兩者共同構成完整的腦腸軸線,讓腸道的細微變化都能即時被大腦「聽見」

2. 免疫路線|發炎訊號干擾情緒

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。當菌相失衡、腸道屏障受損(俗稱「腸漏症」)時,會引發慢性低度發炎,這些發炎訊號可能進入血液循環,干擾大腦功能,進而影響情緒與認知,研究也顯示,腸道免疫與焦慮、憂鬱等心理狀態高度相關。

3. 化學訊號|腸道菌製造「快樂化學」

腸道菌能分解膳食纖維、產出短鏈脂肪酸,還能幫助合成神經傳導物質,例如血清素與 GABA。事實上,全身約九成的血清素都來自腸道,雖然其主要作用仍集中於中樞神經,當腸道環境健康時,有助於維持情緒與睡眠;反之則可能引發焦慮或失眠。 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產生與腸道菌密切相關。例如研究指出,特定類型的腦腸軸益生菌可促進血清素與 GABA 的釋放,進而減輕焦慮與壓力反應(Messaoudi et al., 2011)

三、腸胃影響大腦?從吃對食物開始,腦腸軸益生菌幫你穩定情緒

 

 

我們常以為情緒是「腦袋的事」,但事實上是腸胃影響大腦,焦慮與壓力很可能是從腸道開始反應的。

當我們攝取天然發酵食品(如優格、味噌、泡菜)與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、豆類,腸道中的好菌就能「吃飽」,發酵產出短鏈脂肪酸等代謝物,有助於降低發炎、穩定神經訊號,甚至促進情緒平衡。

英國一項臨床研究指出,維持這類飲食的高齡者在記憶測驗中表現更佳,情緒更穩定,壓力感受也更低。 另一項研究也發現,攝取益生元與高纖維飲食的受試者,不僅腸道菌相改善,也在認知功能與情緒穩定性上表現更佳(Wastyk et al., 2021)。 

除了飲食,近年研究更聚焦於腦腸軸益生菌的潛力。特定菌株(如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R0052 與 Bifidobacterium longum R0175)已被證實能降低壓力荷爾蒙、改善焦慮與憂鬱評分,並提升記憶力與情緒穩定度(Messaoudi et al., 2011)。這些結果顯示,益生菌不只是「腸胃保健品」,更是調節腦腸軸、守護心理健康的重要工具。

簡單來說,你每天吃下的食物,不只是餵養身體,更在默默影響你的心情與壓力反應。
 

四、腸道的微生物竟會影響人類的行為? 從慢性發炎到菌腦腸軸

 

 

我們常以為「壞菌」只是腸胃炎的兇手,但其實它們還可能是情緒不穩與專注力下降的推手。

腸道中的好菌會協助合成血清素、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,有助穩定心情;但當壞菌過多、好菌不足時,腸道環境失衡,容易造成慢性發炎,甚至引發「神經發炎」現象。

這類訊號可能穿越腸壁、進入循環系統,進一步影響大腦功能。當腦腸軸線失衡時,就容易出現這種狀態,也就是俗稱的腸漏症,如同一道本應關緊的門縫鬆了,讓壞訊號滲入全身。

這也引出了近年重要的「菌腦腸軸」理論。研究指出,腸道菌能透過三種路徑「操控」大腦與行為:

  • 發炎反應:腸道菌失衡引發的慢性發炎會傳遞到中樞神經,影響情緒穩定。
     

  • 代謝物:腸道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、神經傳導物質等,能直接或間接調節大腦功能。
     

  • 迷走神經:作為腦腸軸迷走神經的核心通道,將腸道訊號快速傳至大腦,形成情緒與行為反應。
     

以下舉一些常見的例子:
長期便秘或腹瀉 → 除了腸胃不舒服,也更容易焦慮、專注力不集中。
飲食增加發酵食品(優格、泡菜、味噌湯) → 好菌補充後,心情變輕鬆、睡眠也比較安穩。

 換句話說,當你的腸胃在「鬧脾氣」時,你的腦袋可能也正悄悄受到牽連。這就是菌腦腸軸:一個藏在你肚子裡、卻能左右心情的大秘密。
 

五、想調整腸胃與情緒?日常改善腦腸軸的4個方法

 

腦腸軸的平衡,並不需要劇烈改變,反而可以從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中慢慢修復:

  1. 吃對食物,養好腸道菌
    發酵食品與富含膳食纖維的天然蔬果與豆類,是維持好菌生態的關鍵來源。 
    補充特定菌株也能進一步穩定情緒。臨床證實,攝取 L. helveticus R0052B. longum R0175 可有效降低壓力荷爾蒙(cortisol)與焦慮、憂鬱評分,顯示益生菌確實具有調節情緒的潛力(Messaoudi et al., 2011)
  2. 給腦與腸喘口氣的練習
    冥想、腹式呼吸與良好睡眠,可調節自律神經,減少腸胃緊張,提高整體放鬆度。
  3. 嘗試間歇性斷食
    有研究指出,間歇性斷食可提升腸道菌多樣性與代謝靈敏度,甚至受到 Kourtney Kardashian 等名人推崇。
  4. 運動,是溫和的調節劑
    游泳、瑜伽等低衝擊運動,不僅促進腸胃蠕動,也能透過內啡肽分泌改善情緒狀態。

六、想要改善壓力腹瀉?那就先來改善你的腸道菌群吧

給自己的腸道多一點照顧,等於也在照顧自己的心,從吃對食物、調整作息,到給自己多一點緩慢與喘息的空間——這些都是在為你的腦腸軸充電,也是在為自己建立更穩定的身心節奏。換句話說,照顧好腸胃,就是在強化腸腦軸 gut-brain axis,幫助大腦與腸道維持最佳平衡。

 

 

七、常見問題 Q&A

Q1:腸腦軸是什麼?
A:腸腦軸就是腦腸軸的另一種說法,兩者都指 Gut-Brain Axis。它描述腸道和大腦之間的雙向溝通,讓心理壓力和腸胃狀態彼此影響。

Q2:什麼是腦腸軸線益生菌?
A:腦腸軸線益生菌是指能透過腦腸軸線發揮作用的特定益生菌,例如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R0052 與 Bifidobacterium longum R0175。研究指出,這些菌株可幫助降低壓力、改善情緒,對認知表現也有助益。

Q3:腸腦軸線是什麼?
A:腸腦軸線是「腦腸軸」的另一種表述,常出現在醫學簡報或教材中,用來形象化大腦與腸道之間的神經、免疫與化學訊號的互動。

Q4:腸胃影響大腦的證據有哪些?
A:越來越多研究顯示,腸胃狀態會透過腦腸軸線影響大腦功能。例如腸道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能調節神經傳導物質,腸道發炎也會干擾情緒,這些都證實「腸胃影響大腦」是真實存在的現象。

Q5:菌腦腸軸理論是什麼?
A:菌腦腸軸理論強調腸道菌群與大腦的互動,認為好菌與壞菌的平衡會透過迷走神經、代謝物與免疫反應影響情緒與行為。這也是為什麼改善腸道菌相,常能讓情緒與專注力一併提升。
 

【延伸閱讀】